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

卻說魯肅領了周瑜言語, 徑來舟中相探孔明。孔明接入小舟對坐。肅曰:「連日措辦軍務, 有失聽教。」孔明曰:「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。」肅曰:「何喜?」孔明曰:「公瑾使先生來探亮知也不知, 便是這件事可賀喜耳。」談得魯肅失色問曰:「先生何由知之?」孔明曰:「這條計只好弄蔣幹。曹操、雖被一時瞞過, 必然便省悟, 只是不肯認錯耳。今蔡、張兩人既死, 江東無患矣, 如何不賀喜!吾聞曹操換毛玠、于禁為水軍都督, 則這兩個手裏, 好歹送了水軍性命。」魯肅聽了, 開口不得, 把些言語支吾了半晌, 別孔明而回。孔明囑曰:「望子敬在公瑾面前勿言亮先知此事。恐公瑾心懷妒忌, 又要尋事害亮。」魯肅應諾而去, 回見周瑜, 把上項事只得實說了。瑜大驚曰:「此人決不可留!吾決意斬之!」肅勸曰:「若殺孔明, 卻被曹操笑也。」瑜曰:「吾自有公道斬之, 教他死而無怨。」肅曰:「何以公道斬之?」瑜曰:「子敬休問, 來日便見。」次日, 聚眾將於帳下, 教請孔明議事。孔明欣然而至。坐定, 瑜問孔明曰:「即日將與曹軍交戰, 水路交兵, 當以何兵器為先?」孔明曰:「大江之上, 以弓箭為先。」瑜曰:「先生之言, 甚合愚意。但今軍中正缺箭用, 敢煩先生監造十萬枝箭, 以為應敵之具。此系公事, 先生幸勿推卻。」孔明曰:「都督見委, 自當效勞。敢問十萬枝箭, 何時要用?」瑜曰:「十日之內, 可完辦否?」孔明曰:「操軍即日將至, 若候十日, 必誤大事。」瑜曰:「先生料幾日可完辦?」孔明曰:「只消三日, 便可拜納十萬枝箭。」瑜曰:「軍中無戲言。」孔明曰:「怎敢戲都督!願納軍令狀:三日不辦, 甘當重罰。」瑜大喜, 喚軍政司當面取了文書, 置酒相待曰:「待軍事畢後, 自有酬勞。」孔明曰:「今日已不及, 來日造起。至第三日, 可差五百小軍到江邊搬箭。」飲了數杯, 辭去。魯肅曰:「此人莫非詐乎?」瑜曰:「他自送死, 非我逼他。今明白對眾要了文書, 他便兩脅生翅, 也飛不去。我只分付軍匠人等, 教他故意遲延, 凡應用物件, 都不與齊備。如此, 必然誤了日期。那時定罪, 有何理說?公今可去探他虛實, 卻來回報。
肅領命來見孔明。孔明曰:「吾曾告子敬, 休對公瑾說, 他必要害我。不想子敬不肯為我隱諱, 今日果然又弄出事來。三日內如何造得十萬箭?子敬只得救我!」肅曰:「公自取其禍, 我如何救得你?」孔明曰:「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, 每船要軍士三十人, 船上皆用青布為幔, 各束草千餘個, 分佈兩邊。吾別有妙用。第三日包管有十萬枝箭。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, 若彼知之, 吾計敗矣。」肅允諾, 卻不解其意, 回報周瑜, 果然不提起借船之事, 只言:「孔明並不用箭竹、翎毛、膠漆等物, 自有道理。」瑜大疑曰:「且看他三日後如何回覆我!」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只, 各船三十餘人, 並布幔束草等物, 盡皆齊備, 候孔明調用。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;第二日亦只不動。至第三日四更時分, 孔明密請魯肅到船中。肅問曰:「公召我來何意?」孔明曰:「特請子敬同往取箭。」肅曰:「何處去取?」孔明曰:「子敬休問, 前去便見。」遂命將二十只船, 用長索相連, 徑望北岸進發。是夜大霧漫天, 長江之中, 霧氣更甚, 對面不相見。孔明促舟前進, 果然是好大霧!前人有篇《大霧垂江賦》曰:「大哉長江!西接岷、峨, 南控三吳, 北帶九河。匯百川而入海, 曆萬古以揚波。至若龍伯、海若, 江妃、水母, 長鯨千丈, 天蜈九首, 鬼怪異類, 鹹集而有。蓋夫鬼神之所憑依, 英雄之所戰守也。時也陰陽既亂, 昧爽不分。訝長空之一色, 忽大霧之四屯。雖輿薪而莫睹, 惟金鼓之可聞。初若溟濛, 才隱南山之豹;漸而充塞, 欲迷北海之鯤。然後上接高天, 下垂厚地;渺乎蒼茫, 浩乎無際。鯨鯢出水而騰波, 蛟龍潛淵而吐氣。又如梅霖收溽, 春陰釀寒;溟溟漠漠, 潔浩漫漫。東失柴桑之岸, 南無夏口之山。戰船千艘, 俱沉淪於岩壑;漁舟一葉, 驚出沒於波瀾。甚則穹吳無光, 朝陽失色;返白晝為昏黃, 變丹山為水碧。雖大禹之智, 不能測其淺深;離婁之明, 焉能辨乎咫尺?於是馮夷息浪, 屏翳收功;魚鱉遁跡, 鳥獸潛蹤。隔斷蓬萊之島, 暗圍閶闔之宮。恍惚奔騰, 如驟雨之將至;紛紜雜遝, 若寒雲之欲同。乃能中隱毒蛇, 因之而為瘴癘;內藏妖魅, 憑之而為禍害。降疾厄於人間, 起風塵於塞外。小民遇之夭傷, 大人觀之感慨。蓋將返元氣于洪荒, 混天地為大塊。」
當夜五更時候, 船已近曹操水寨。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, 一帶擺開, 就船上擂鼓呐喊。魯肅驚曰:「倘曹兵齊出, 如之奈何?」孔明笑曰:「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。吾等只顧酌酒取樂, 待霧散便回。
卻說曹寨中, 聽得擂鼓呐喊, 毛玠、於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。操傳令曰:「重霧迷江, 彼軍忽至, 必有埋伏, 切不可輕動。可撥水軍弓弩手亂箭射之。」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、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, 火速到江邊助射。比及號令到來, 毛玠、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, 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;少頃, 旱寨內弓弩手亦到, 約一萬餘人, 盡皆向江中放箭:箭如雨發。孔明教把船吊回, 頭東尾西, 逼近水寨受箭, 一面擂鼓呐喊。待至日高霧散, 孔明令收船急回。二十只船兩邊束草上, 排滿箭枝。孔明令各船上軍士齊聲叫曰:「謝丞相箭!」比及曹軍寨內報知曹操時, 這裏船輕水急, 已放回二十餘裏, 追之不及。曹操懊悔不已。卻說孔明回船謂魯肅曰:「每船上箭約五六千矣。不費江東半分之力, 已得十萬餘箭。明日即將來射曹軍, 卻不甚便!」肅曰:「先生真神人也!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霧?」孔明曰:「為將而不通天文, 不識地利, 不知奇門, 不曉陰陽, 不看陣圖, 不明兵勢, 是庸才也。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, 因此敢任三日之限。公瑾教我十日完辦, 工匠料物, 都不應手, 將這一件風流罪過, 明白要殺我。我命系於天, 公瑾焉能害我哉!」魯肅拜服。船到岸時, 周瑜已差五百軍在江邊等候搬箭。孔明教於船上取之, 可得十余萬枝, 都搬入中軍帳交納。魯肅人見周瑜, 備說孔明取箭之事。瑜大驚, 慨然歎曰:「孔明神機妙算, 吾不如也!」後人有詩贊曰:「一天濃霧滿長江, 遠近難分水渺茫。驟雨飛蝗來戰艦, 孔明今日伏周郎。」少頃, 孔明入寨見周瑜。瑜下帳迎之, 稱羨曰:「先生神算, 使人敬服。」孔明曰:「詭譎小計, 何足為奇。」
瑜邀孔明入帳共飲。瑜曰:「昨吾主遣使來催督進軍, 瑜未有奇計, 願先生教我。」孔明曰:「亮乃碌碌庸才, 安有妙計?」瑜曰:「某昨觀曹操水寨, 極是嚴整有法, 非等閒可攻。思得一計, 不知可否。先生幸為我一決之。」孔明曰:「都督且休言。各自寫於手內, 看同也不同。」瑜大喜, 教取筆硯來, 先自暗寫了, 卻送與孔明;孔明亦暗寫了。兩個移近坐榻, 各出掌中之字, 互相觀看, 皆大笑。原來周瑜掌中字, 乃一「火」字;孔明掌中, 亦一「火」字。瑜曰:「既我兩人所見相同, 更無疑矣。幸勿漏泄。」孔明曰:「兩家公事, 豈有漏泄之理。吾料曹操雖兩番經我這條計, 然必不為備。今都督盡行之可也。」飲罷分散, 諸將皆不知其事。
卻說曹操平白折了十五六萬箭, 心中氣悶。荀攸進計曰:「江東有周瑜、諸葛亮二人用計, 急切難破。可差人去東吳詐降, 為奸細內應, 以通消息, 方可圖也。」操曰:「此言正合吾意。汝料軍中誰可行此計?」攸曰:「蔡瑁被誅, 蔡氏宗族, 皆在軍中。瑁之族弟蔡中、蔡和現為副將。丞相可以恩結之, 差往詐降東吳, 必不見疑。」操從之, 當夜密喚二人入帳囑付曰:「汝二人可引些少軍士, 去東吳詐降。但有動靜, 使人密報, 事成之後, 重加封賞。休懷二心!」二人曰:「吾等妻子俱在荊州, 安敢懷二心, 丞相勿疑。某二人必取周瑜、諸葛亮之首, 獻於麾下。」操厚賞之。次日, 二人帶五百軍士, 駕船數隻, 順風望著南岸來。
且說周瑜正理會進兵之事, 忽報江北有船來到江口, 稱是蔡瑁之弟蔡和、蔡中, 特來投降。瑜喚入。二人哭拜曰:「吾兄無罪, 被操賊所殺。吾二人欲報兄仇, 特來投降。望賜收錄, 願為前部。」瑜大喜, 重賞二人, 即命與甘寧引軍為前部。二人拜謝, 以為中計。瑜密喚甘寧分付曰:「此二人不帶家小, 非真投降, 乃曹操使來為奸細者。吾今欲將計就計, 教他通報消息。汝可殷勤相待, 就裏提防。至出兵之日, 先要殺他兩個祭旗。汝切須小心, 不可有誤。」甘寧領命而去。
魯肅入見周瑜曰:「蔡中、蔡和之降, 多應是詐, 不可收用。」瑜叱曰:「彼因曹操殺其兄, 欲報仇而來降, 何詐之有!你若如此多疑, 安能容天下之士乎!」肅默然而退, 乃往告孔明。孔明笑而不言。肅曰:「孔明何故哂笑?」孔明曰:「吾笑子敬不識公瑾用計耳。大江隔遠, 細作極難往來。操使蔡中、蔡和詐降, 刺探我軍中事, 公瑾將計就計, 正要他通報消息。兵不厭詐, 公瑾之謀是也。」肅方才省悟。
卻說周瑜夜坐帳中, 忽見黃蓋潛入中軍來見周瑜。瑜問曰:「公覆夜至, 必有良謀見教?」蓋曰:「彼眾我寡, 不宜久持, 何不用火攻之?」瑜曰:「誰教公獻此計?」蓋曰:「某出自己意, 非他人之所教也。」瑜曰:「吾正欲如此, 故留蔡中、蔡和詐降之人, 以通消息;但恨無一人為我行詐降計耳。」蓋曰:「某願行此計。」瑜曰:「不受些苦, 彼如何肯信?」蓋曰:「某受孫氏厚恩, 雖肝腦塗地, 亦無怨悔。」瑜拜而謝之曰:「君若肯行此苦肉計, 則江東之萬幸也。」蓋曰:「某死亦無怨。」遂謝而出。次日, 周瑜鳴鼓大會諸將於帳下。孔明亦在座。周瑜曰:「操引百萬之眾, 連絡三百餘裏, 非一日可破。今令諸將各領三個月糧草, 準備禦敵。」言未訖, 黃蓋進曰:「莫說三個月, 便支三十個月糧草, 也不濟事!若是這個月破的, 便破;若是這個月破不的, 只可依張子布之言, 棄甲倒戈, 北面而降之耳!」周瑜勃然變色, 大怒曰:「吾奉主公之命, 督兵破曹, 敢有再言降者必斬。今兩軍相敵之際, 汝敢出此言, 慢我軍心, 不斬汝首, 難以服眾!」喝左右將黃蓋斬訖報來。黃蓋亦怒曰:「吾自隨破虜將軍, 縱橫東南, 已曆三世, 那有你來?」瑜大怒, 喝令速斬。甘寧進前告曰:「公覆乃東吳舊臣, 望寬恕之。」瑜喝曰:「汝何敢多言, 亂吾法度!」先叱左右將甘寧亂棒打出。眾官皆跪告曰:「黃蓋罪固當誅, 但於軍不利。望都督寬恕, 權且記罪。破曹之後, 斬亦未遲。」瑜怒未息。眾官苦苦告求。瑜曰:「若不看眾官面皮, 決須斬首!今且免死!」命左右:「拖翻打一百脊杖, 以正其罪!」眾官又告免。瑜推翻案桌, 叱退眾官, 喝教行杖。將黃蓋剝了衣服, 拖翻在地, 打了五十脊杖。眾官又複苦苦求免。瑜躍起指蓋曰:「汝敢小覷我耶!且寄下五十棍!再有怠慢, 二罪俱罰!」恨聲不絕而入帳中。眾官扶起黃蓋, 打得皮開肉綻, 鮮血進流, 扶歸本寨, 昏絕幾次。動問之人, 無不下淚。魯肅也往看問了, 來至孔明船中, 謂孔明曰:「今日公瑾怒責公覆, 我等皆是他部下, 不敢犯顏苦諫;先生是客, 何故袖手旁觀, 不發一語?」孔明笑曰:「子敬欺我。」肅曰:「肅與先生渡江以來, 未嘗一事相欺。今何出此言?」孔明曰:「子敬豈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黃公覆, 乃其計耶?如何要我勸他?」肅方悟。孔明曰:「不用苦肉計, 何能瞞過曹操?今必令黃公覆去詐降, 卻教蔡中、蔡和報知其事矣。子敬見公瑾時, 切勿言亮先知其事, 只說亮也埋怨都督便了。」肅辭去, 入帳見周瑜。瑜邀入帳後。肅曰:「今日何故痛責黃公覆?」瑜曰:「諸將怨否?」肅曰:「多有心中不安者。」瑜曰:「孔明之意若何?」肅曰:「他也埋怨都督忒情薄。」瑜笑曰:「今番須瞞過他也。」肅曰:「何謂也?」瑜曰:「今日痛打黃蓋, 乃計也。吾欲令他詐降, 先須用苦肉計瞞過曹操, 就中用火攻之, 可以取勝。」肅乃暗思孔明之高見, 卻不敢明言。
且說黃蓋臥於帳中, 諸將皆來動問。蓋不言語, 但長籲而已。忽報參謀闞澤來問。蓋令請入臥內, 叱退左右。闞澤曰:「將軍莫非與都督有仇?」蓋曰:「非也。」澤曰:「然則公之受責, 莫非苦肉計乎?」蓋曰:「何以知之?」澤曰:「某觀公瑾舉動, 已料著八九分。」蓋曰:「某受吳侯三世厚恩, 無以為報, 故獻此計, 以破曹操。吾雖受苦, 亦無所恨。吾遍觀軍中, 無一人可為心腹者。惟公素有忠義之心, 敢以心腹相告。」澤曰:「公之告我, 無非要我獻詐降書耳。」蓋曰:「實有此意。未知肯否?」闞澤欣然領諾。正是:勇將輕身思報主, 謀臣為國有同心。未知闞澤所言若何, 且看下文分解。